【聚焦“第一课”】凝心铸魂固根本,奋楫笃行担使命:研究生院党支部开展“第一课”交流讨论会

发布者:曹慧中发布时间:2024-04-04浏览次数:10

43日上午,研究生院党支部围绕江苏高校师生党员基本培训“第一课”暨南京大学“奋进大课堂”首场报告会进行集中交流讨论。交流会由支部副书记、研招办主任周威同志主持。周威同志就本支部前期准备、全员参与等情况作了全面回顾,并表示本次交流会旨在强化新时代党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握时代脉搏,汲取奋进力量。

       支部党员、研究生院副院长张亮同志作重点发言。梳理了毛泽东思想提出的历史过程,指出新时代应处理好党的最新思想与历史传承的关系。他还提到了,今年两会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的“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现阶段我国应加强对科技的先导权,并将其转化为先进生产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张亮表示,作为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者要深刻认识到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性,在日常工作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国家需求,加快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解决卡脖子等攻关问题,助力国家新质生产力发展,进一步把握教育、科技、人才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扛起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使命担当。

校党委常委、支部书记、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周济林同志从三个层面作总结发言。第一,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第二,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第三,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思想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强化党建引领、思政铸魂,推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打造最具创新能力的研究生教育“南大品牌”,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历程中。

此外,支部党员就“第一课”学习内容,结合自身工作职责,进行交流分享。

敖永胜同志:“奋进大课堂”报告会对党的光辉奋斗历史的系统回顾和阐述,进一步增强了我们为实现研究生自主培养质量而奋斗的信心、决心和恒心。在“创新提质行动”中强化创新引领,鼓励研究生坚持“四个面向”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成为“高精尖缺”人才。坚持全覆盖、稳支撑、强杠杆,精准高效地做好资助工作,助力研究生成长成才。

张梦葭同志:作为出生在80年代末的一代人,我们没有亲历过党发展历程中的艰难苦阶段。通过谢校长生动的举例,我切身感受到了国家这二三十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由此推及个人工作,应该学习我们党矢志不渝的精神,勇于面对困难、勤于思考、敢于创新,凭借扎实可靠的行动力,开创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阶段。一颗螺丝钉也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做好每一件小事,为学校“奋进行动”的圆满实施贡献力量。

周艳同志:报告详细回顾了党团结并带领人民的光辉奋斗历程,深入解读新时代背景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作为研究生教育管理的一线工作者,我们要结合本次学习,持续深化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不断提高自身政治觉悟和业务能力;同时,要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落实我校“奋进行动”各项工作部署,以实际行动推进新时代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周玥同志:谢校长在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无论对西方还是对苏联,都是彻底的”,中国共产党捍卫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决心坚如磐石。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持续发扬斗争精神,维护国家利益,落实在行动上,就是铸魂育新人,守好思政教育前沿阵地,培养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我将以此次党课为契机,高举旗帜跟党走,把个人小我融入祖国大我,投身复兴伟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司鹏辉同志:谢校长的报告有三点让我印象深刻:一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做了奠基性贡献,二是我们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的关系,三是谢校长善于结合自身经历、运用中西比较的方法来阐释观点。我更加深刻认识到,百年奋斗的党的初心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工作领域的青年党员,我们要在日常工作中传承与践行这份初心使命,努力展现自己的担当与作为。

杨茜同志:通过“奋进大讲堂”的 “第一课”系统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复兴之路的伟大征程。这次培训会非常重要,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作为一名党员,我们更需要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觉悟。这次培训使我们系统直观地感受到了党各个历史时期所经历的艰辛与辉煌,体会肩负的历史使命和重要任务。

叶鹏飞同志:谢校长的报告逻辑严密、发人深省、振奋人心,让我更加深刻意识到作为一名党员的职责使命。就我个人工作而言,首先,核心使命:服务国家、社会和学校发展需求,实现战略研招;第二,重要使命:优化工作流程、加强业务培训,实现平安研招;第三,关键使命:优化、细化考生服务工作,坚持以人为本。

田凡娜同志:谢校长在报告中提到“村村通”是一项伟大的国家工程,我爷爷奶奶的老家位于拥有“山路十八弯”的湖北山区,而我现在回老家,从县城到乡下,都是宽敞的柏油马路,让我充分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作为一名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要踏踏实实服务师生,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南京大学建设“最具有创新能力”的研究生教育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吴琪瑶同志:同一身份,同上一堂课,广大党员同志借助“第一课”深化理论学习,汇聚起团结奋斗的合力。谢校长分享了自己从1978年上大学以来,四十年间感受到的中国社会的“新”和“变化”,也让我对“新时代”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生逢盛世,责任在肩,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我们要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员教育的重要论述等,在工作中践行“立德树人”使命。

此次交流会深化了支部党员对“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的理解,强化了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路径的学习。今后,研究生院党支部将持续加强理论学习,切实提升党员学习教育工作实效,引导党员同志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找准自己的人生坐标,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积极贡献南大力量,聚力打造最具创新能力的研究生教育南大品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努力。

来源:研究生院党支部文:吴琪瑶